查看原文
其他

临汾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崛起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崛起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砥砺奋进,开创了临汾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局面,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临汾答卷”。


  在全市鼓足干劲、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市第五次党代会即将胜利召开。这是一次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要会议,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盛事,意义深远而重大。


  回首五年奋进路,喜迎五次党代会。本报从今日起开设《庆祝临汾市第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我们这五年》专栏,从经济社会、转型综改、基础设施、民生福祉、城市建设、农业农村、文化建设、生态环保、民主法治、党的建设等方面,充分展示近年来我市发生的喜人变化和辉煌成就,进一步激励和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凝心聚力、勇担使命、苦干实干,为全面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全方位推进临汾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


五载时光

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恍若隔日

五载征程

聚全市合力书写荣光熔铸非凡


这五年

临汾发展活力显、动能足

  1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大力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三产结构良性蜕变,现代服务业强势崛起;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发力统筹推进,GDP历史性地突破1500亿元!


这五年

临汾变得更重要、更“中心”

  我市成功跻身“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在全国物流网络中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的作用;由交通运输部主办的2019年“我的公交我的城”重大主题宣传活动走进临汾;省委、省政府赋予临汾新的城市定位和历史使命——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努力打造我省南部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


这五年

临汾变得更开放、更“摩登”

  “所有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2018年初,这句“网红”口号一经提出,迅速火遍三晋大地。同年9月,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在我市“盛装亮相”。这是一场贯穿全年的文旅盛宴,更是一段专属平阳的高光时刻;2019年,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三项赛事——射击飞碟、花样滑冰和空手道的承办权花落临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综合性体育赛事!


这五年

临汾变得更宜居、更美好

  2017年10月16日,市区迎宾大道与滨河东路立交桥工程全线通车;2018年5月7日,市区滨河西路立交桥工程全面完工;2020年11月16日,经过8个月的紧张施工,市区鼓楼西大街上跨中大街立交桥正式通车;今年8月16日,市区解放东路高架桥提前9个月完成建设任务,正式竣工通车……伴随着一座座高架桥隧与时俱进拔地而起,城市快速交通体系正在加快形成;城市更新行动持续向纵深腹地辐射推进,城市形象气质颜值大为改观焕然一新;街心游园淡雅朦胧精心点缀,广场绿地风貌各异相映成趣;出租公交新能源全覆盖,绿色出行“走俏”街头巷尾!


  溯源寻根,这些俯拾即是、触手可及的嬗变印记,实际上都源于五年前那届意义深远的党代会——2016年9月,中国共产党临汾市第四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一段跨度五年砥砺前行的奋进征程由此拉开帷幕。


  市第四次党代会召开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双重压力,临汾市委、市政府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沉着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开启了新阶段临汾发展的辉煌篇章。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转型发展加快推进

  市第四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全市积极应对复杂形势和困难局面,认真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强化经济运行调节,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稳增长政策措施,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近五年GDP年均增长4.1%。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市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企稳回升,GDP达到150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3.7%。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完成798.1亿元,同比增长9.1%。


  从2016年开始,全市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推动产业机构趋向合理化、高级化方向迈进。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8.1:46.5:45.4逐步演变为2020年的7.5:42.9:49.6。第三产业不遑多让,已然占据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真正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这五年,我市积极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以良好营商环境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全市农业生产稳步发展,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林牧副渔总产值由2015年的168.3亿元增长为2020年的229.4亿元,粮食产量稳定在200万吨以上。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吉县苹果、隰县玉露香梨、曲沃智慧菜谷蔬菜等10余个区域公用品牌相继创建。


  这五年,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累计退出煤炭产能1845万吨。全市装备制造业较2015年增长136.5%,高技术制造业较2015年增长136.3%。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先后有9座煤矿实现综采面智能化开采,12座煤矿实现绿色开采;钢铁减量置换成效明显,先进产能占比全省第一;重点实施华翔装备制造产业园、中信机电科研试验生产基地等亿元以上战略性产业项目66个。


  服务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地位举足轻重。五年来,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由2015年的486.2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746.2亿元,年均增长6.5%。今年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88.6亿元,同比增长8.7%,总量位居全省第五,服务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值得一提的是,以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升,由2015年的17.4%提高到2020年的18.3%,智慧物流、电子商务和绿色金融等行业发展明显提速。


  这五年,全市新设立开发区数量成倍增长,各类投资资源、要素要件持续向开发区“进军”,激发牵引经济转型的强劲势头。全市现有省级开发区11个、产业集聚区7个。与此同时,全市新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逐年上升,由2015年的27.5%提高到2020年的48.1%。今年以来,我市扎实开展项目建设,与全省同步举行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三次,涉及项目159个,总投资783.1亿元。


发展环境持续向好

市场主体活力迸发

  这五年,全市从营造公平环境、减轻企业负担、破解融资困难等方面,助力民营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我市持续推进“放管服效”改革,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切实为企业松绑、为改革清障、为群众增便利。


  2016年,“五证合一”全面实施,承接、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09项;2017年,精简下放审批项目23项,平均办理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缩到8.5个工作日;2018年,政府系统OA协同办公全覆盖,“13710”督办系统市、县、乡三级连通;2019年,启动“一枚印章管审批”,市直27个部门的269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集中划转;2020年,清理拖欠民营企业无分歧账款15.6亿元,为10家企业解决土地历史遗留问题57宗。民营经济增加值总量从2015年的736.1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839.2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5.8%,对税收贡献近七成。


  这五年,城乡消费品市场日益繁荣,规模不断扩容,业态加快升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5年的523.4亿元持续攀升到2020年的656.6亿元,年均增长4.6%。五年来,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新能源汽车等新型消费快速迭代升级,为全市经济增长源源不断注入新的驱动力。


  这五年,全市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截至2020年,全市共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3家,“市长创新奖”总计发放奖金880万元。


交通出行趋于完善

城乡颜值升华蜕变

  这五年,全市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实施重点城建工程建设和绿化项目建设,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宜居品质不断提升。


  五年来,我市以打造交通强市为目标,不断健全完善交通运输网络。2020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9326公里,比2015年增加1081公里,长临高速、霍永高速等高速公路相继开通,高速公路数量增加到8条,里程达到663公里。全市境内铁路里程650公里,其中客运专线150公里。2021年8月底,我市民航机场在飞航线16条,通达北上广深等22个城市。全市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化的大交通格局逐步形成。


  聚焦城市发展和建设更新,统筹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智慧城市创建,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我市相继实施一系列道路畅通、绿化、亮化、棚改、街巷改造等工程,各类市区城建项目扎实推进;2019年以来,我市大力开展和深化市区靓城提质“三大行动”,打通“断头路”,清除“钉子户”,打造“示范街”,“三拆”“三下”“三进”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城市颜值、气质、价值不断提升。


  这五年,我市共有7个乡镇先后荣获国家“卫生乡镇”称号,53个乡镇、654个村荣获省级“卫生乡村”称号。全市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导向,突出抓好“拆违治乱、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卫生乡村”五大专项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点到面全面铺开,农村环境面貌改善显著。


“三大攻坚”久久为功

民生福祉收获满满

  市第四次党代会召开后,全市上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打好决胜全面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扎实做好民生工作,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煤焦化工是临汾的传统支柱产业,生态环境污染是临汾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五年来,全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采取关停重污染企业、严惩环境违法行为等得力措施,大力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市区及周边10公里范围重污染企业全部“清零”,“一城三区”海拔600米以下区域基本实现“无煤化”;汾河流域国考断面水质退出劣Ⅴ类并稳定达标。今年上半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率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4;国考地表水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率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8。


  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82元,同比增长15.7%……五年来,我市扛牢攻坚责任,落实精准方略,下足绣花功夫,在脱贫攻坚战场连战连胜、决战决胜——1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个非贫困县整体脱贫、66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此基础之上,我市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定不移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提升农民收入。


  五年来,我市牢固树立总体安全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全力加强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工作。扎实推进“三零”单位创建,决战决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市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2021年9月,中国共产党临汾市第五次代表大会即将开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又将精彩绘就,五年航程的铿锵乐章又将豪迈奏响。在新一届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必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着力推进各项事业取得更大进展和成效,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临汾篇章。



来源:临汾日报

往期经典回顾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在部分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等

◆ 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第十一、第十四督查组明察暗访 政务服务中心 服务不能缺位

 市委这四个座谈会,为临汾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临汾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崛起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